漯河市应急管理局地震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4-03-26 09:46:57 信息来源:editor_mtjj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健全完善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高效有序做好地震灾害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漯河市地震应急预案》《漯河市应急管理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漯河市应急管理局事故灾害应急快速响应机制(试行)》漯河市应急管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漯河市应急管理(以下简称应急对本行政区域内破坏性地震灾害事件和其他地震影响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工作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防范救援一体化;坚持应急就是应战,强化防抗救全过程管理;坚持资源共享、快速反应,实现高效有序衔接。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应急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按照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防震抗震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本单位职责,领导指挥全的地震应急工作。

2.1.1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局分管领导

成员:总工程师,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教育培训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火灾防治指导科、防汛抗旱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矿商贸安全监督管理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政策法规科、科技和信息化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市防震减灾中心、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科室单位负责同志。

2.1.2局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履行市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发挥运转枢纽和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协调县区、功能区应对较大、一般地震灾害,根据需求支援震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在市指挥部领导下,协调做好较大以上地震灾害救援救灾工作;衔接驻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按规定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工作;承担市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应急快速响应指挥体系

按照反应迅速、集约高效要求,建立“先遣指导组、前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应急快速响应体系,在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当有感地震(4.0级以下、3.0级以上)事件或非天然地震事件(3.0级以上或可能造成较大影响)发生时,局领导小组视情派出先遣指导组前往指导工作;当发生4.0级以上地震时,在派出先遣指导组基础上,成立前方指挥所和基本指挥所开展工作。

2.2.1先遣指导组

牵头人:总工程师或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

成员:防讯抗旱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市防震减灾中心、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科室单位精干力量。

主要任务: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害现场,先期开展应急指导、信息收集等工作,重点了解震情、灾情及应急处置等;根据需要协调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援;向局领导及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有关情况;做好上级领导察看现场准备,协助做好相关保障工作;局成立前方指挥所时融入前方指挥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2.2前方指挥所

牵头人:局分管领导或带班领导

成员:在局先遣指导组人员力量基础上,视情增加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教育培训科、火灾防治指导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矿商贸安全监督管理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政策法规科、科技和信息化科、市防震减灾中心、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科室单位人员及有关专家。

主要任务:全面对接事发地及现场指挥部,加强应急救援现场协调保障,督促指导地震灾害应对处置。市指挥部成立前方指挥部时,融入市前方指挥部。

前方指挥所视情成立综合协调、抢险救援、物资装备通信保障等工作组,具体开展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2.2.3基本指挥所

牵头人:局主要领导或其指定的负责同志

成员:办公室、应急指挥中心、教育培训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火灾防治指导科、防汛抗旱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矿商贸安全监督管理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政策法规科、科技和信息化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市防震减灾中心、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科室单位人员。

主要任务:与前方指挥所保持通信畅通,实时接收传递工作信息,承办、交办上级指令,会商研判事件发展趋势,接转、核查灾害事故信息,联络对接有关部门做好地震灾害协同应对,提请市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并做好服务保障等工作。

基本指挥所视情成立综合协调、救援协调、救灾安置、舆情应对、应急保障等工作组,具体开展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3 信息接报与预报预防

市应急局督促县区、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及时对地震预测意见和可能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研判。

市应急局按照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指导、协调预报县区(功能区)所在地政府(管委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主要包括:

(1)指导市防震减灾中心加强地震监测以及宏微观异常核实,随时报告变化情况。

(2)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准备检查,指导督促县区落实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装备等。

(3)组织实施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准备;根据地震灾害实际指导启用应急避难场所。

4 应急响应

按照《漯河市地震应急预案》规定,地震灾害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市应急局与其对应的应急响应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局一级、二级应急响应由局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局三级、四级应急响应由局领导小组副组长宣布启动。

4.1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市指挥部启动应急响应时,局领导小组启动对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2应急响应行动

4.2.1三级、四级应急响应行动

(1)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一般、较大地震灾害信息后,迅速按规定通过电话、短信等将地震信息报告局值班领导,并通报办公室、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科技信息化科等相关科室。

当发生一般、较大地震灾害时,应急指挥中心会同市防震减灾中心迅速将震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同时通报漯河军分区、武警漯河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

先遣指导组赶赴灾害现场,先期开展应急指导、信息收集工作,指导协调应对处置工作。

局领导小组会根据灾情向市指挥部提出启动市级地震四级或三级应急响应的建议。

局领导小组组建前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及相关工作组,按预案和应急职责迅速响应,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灾情收集与报送

前方指挥所及时了解掌握灾情态势、救援力量、应急资源等情况。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对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快速评估。

应急指挥中心持续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工作,汇总整理震情、灾情等信息,按照规定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并及时跟踪、续报救援进展情况,同时通报有关科室。

各相关科室及时了解、收集、汇总行业灾情信息,分析评估救灾需求,及时报告局领导小组。

(3)响应措施

通信联络。基本指挥所(应急保障组组织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将地震应对工作指导意见传送受灾地。

人员搜救。前方指挥所(抢险救援组)、基本指挥所(救援协调组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搜救受灾被困人员。

救灾安置。基本指挥所(救灾安置组指导事发地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必要时征用体育场、学校等场地改建临时避难场所,安置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等。根据灾区应急需要,协调调拨有关救灾物资,开展救灾救助。

宣传报道。基本指挥所(舆情应对组做好市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相关事宜,向社会公布地震灾情和应急救援的动态信息。

次生灾害防范。火灾防治指导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矿商贸安全监督管理科等加强对灾区所在地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协助开展各类次生灾害的风险防范和险情处置等工作。

灾害评估。救灾和物资保障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指导灾区所在地开展地震灾害调查和核实,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4.2.2 —级、二级应急响应行动

(1)启动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重大、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信息后,迅速报告局带班领导,并通报办公室、救灾和物资保障科、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防汛抗旱、科技信息化科、教育培训科等相关科室。

局领导小组安排市防震减灾中心及时将震情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同时通报市指挥部成员单位。

局领导小组根据市防震减灾中心灾情报告向市指挥部提出启动市级地震二级或一级应急响应的建议。

局领导小组组建前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及相关工作组,按预案和职责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提请召开市指挥部会议,研究抗震救灾工作。

(2)灾情收集与报送

前方指挥所(综合协调组及时了解掌握灾情态势、救援力量、应急资源等情况,组织开展现场灾情收集、分析研判工作,对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情况进行快速评估。

各相关科室及时了解、收集、汇总行业灾情信息,分析评估救灾需求,及时报告局领导小组。

应急指挥中心持续做好灾情收集上报工作,及时将掌握的震情、灾情、社情等信息上报市委、市政府和省应急管理厅,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同时通报有关部门。

(3)响应措施

前方指挥所和基本指挥所各工作组根据职责积极开展以下主要工作:

通信联络。物资装备通信保障组组织建立指挥大厅与灾害现场、各级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通信联络,将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指导意见传送受灾地。

人员搜救。抢险救援组、救援协调组协调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及行业主管部门赶赴灾区营救搜救被困人员。

救灾安置。救灾安置组指导灾区所在地制定和实施受灾群众救助工作方案,启用应急避难场所。协调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物资。

根据灾区应急需要,及时向市政府汇报灾情,并提出下拨救灾资金建议。市政府确定下拨救灾资金或收到中央、省级救灾资金后,会同市财政局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按程序下拨。

灾害评估。救灾和物资保障科、调查评估和统计科会同灾区所在地有关部门开展地震灾害调查和核实,评估地震灾害损失。

次生灾害防范。火灾防治指导科、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科、工矿商贸安全监督管理科等指导协调灾区所在地和有关部门对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油气管线、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施、非煤矿山、易燃易爆品等进行检查、监测,防控和处置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件。

社会动员。根据市指挥部工作要求和灾区灾情等,救援协调组向社会公布志愿服务需求指南,组织、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救灾。必要时协调有关部门、非灾区县区政府(管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请求支援。局领导小组向省应急管理厅报告震情、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视情请求支援。

宣传报道。舆情应对组参加市指挥部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地震事件简要信息和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公众防范措施等权威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处置工作。

4.3应急响应变更和终止

当市指挥部调整市级应急响应等级时,局领导小组对局应急响应等级作出相应调整。

地震灾害紧急处置工作完成、震情趋势判断结果认为近期没有再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灾区社会秩序恢复正常、市指挥部决定终止应急响应时,局领导小组宣布地震应急工作结束,全局恢复常态工作。

5 应急保障

5.1通信与信息保障

科技和信息化科、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负责应急通信联络设备设施保障,制定相应通信联络方案,强化技术力量支撑,确保市应急局与市、县区、功能区,前方与后方通信联络顺畅。

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值守,响应科室(单位人员保证通讯联系畅通,确保能够随时取得联系。业务科室要建立相关基础信息数据库,与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工作机制,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提供支持。

5.2物资装备保障

办公室负责应急车辆和驾驶员保障,确保能够随时出动。科技和信息化科负责赴现场人员个人携行装备保障,做到随车定位。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配合科技和信息化科做好现场应急指挥相关装备物资保障。

5.3救援队伍保障

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统筹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应急协调联动机制。

相关科室(单位结合职责做好日常备勤,如有地震灾害发生,能迅速参与或配合局先遣指导组、前方指挥所、基本指挥所开展工作;要组织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和实操实练,熟练掌握快速反应相关工作。

5.4应急避难设施保障

指导督促各地和有关部门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合理利用符合条件的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设立应急避难场所,并落实必要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排污、环保、消防等设施设备。

指导协调各地和有关部门在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应急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有关单位应定期检测、维护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5.5技术保障

科技与信息化科与应急指挥中心、市防震减灾中心要加强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实现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地震现场技术系统互联互通,确保市指挥部对成员单位、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高效指挥。

5.6经费保障

办公室负责地震应急状态下资金保障,并提高资金支付效能。

5.7培训与演练

加强局应急响应人员业务培训和演练,培训内容包括地震灾害基本知识、响应分级、响应流程、抢险救援方案、实例分析等;演练可结合实际采用桌面推演、力量拉动、综合演练等方式进行。

6 附则

6.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组织编制。定期组织开展预案评估,并注重在应急演练和抢险救援实践行动中不断检验、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协同性。

各县区、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应参照本预案,结合本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部门地震应急预案。

6.2监督检查

市应急局协助市指挥部加强对各县区、功能区、市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准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3以上、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有关数量(等级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本级,“以下”不含本数(本级

6.4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前方指挥所工作组组成与职责

2.基本指挥所工作组组成与职责

3.地震灾害分级标准及应急响应分级表

4.地震灾情报告模板

5.应对地震措施建议

 

 

 

 

 

 

 

附件1

 

局前方指挥所工作组组成与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牵头人: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

成员:办公室、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应急指挥中心、市防震减灾中心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对接地震、气象等部门,组织震情会商,密切监视震情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地震应急响应建议,收集、核实、整理、报送抗震救灾信息。

2.抢险救援组

牵头人: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科长

成员: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防汛抗旱科相关人员及应急专家

主要任务:指导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协调调配应急救援力量参加抢险救援。

3.物资装备通信保障组

牵头人科技和信息化科科长

成员:办公室、科技和信息化科、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协调保障前方指挥所车辆、装备物资、通信联络、人员食宿等工作。指导转移安置受灾或受威胁群众,根据灾情和地方申请,制定生活物资和救援物资装备调拨方案。

 

附件2

 

局基本指挥所工作组组成与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牵头人:办公室主任

成员:办公室、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应急指挥中心相关人员及专家

主要任务:对接前方指挥所综合协调组,负责收集、核实、整理、报送信息,研判地震灾害发展趋势并提出意见建议,做好会务、文秘工作,督办领导指令落实等。

2.救援协调组

牵头人: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科长

成员:应急指挥中心、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科、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对接前方指挥所救援协调组,根据需要协调市内外救援力量跨区域参与抢险救援,协调做好救援队伍保障等工作。

3.救灾安置组

牵头人:救灾和物资保障科科长

成员: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办公室、市防震减灾中心等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对接前方指挥所物资装备通信保障组,指导转移安置受灾或受威胁群众;根据灾情和地方申请,做好救灾救助物资调拨等工作。

4.舆情应对组

牵头人:教育培训科科长

成员:教育培训科、市应急通讯和救援保障中心等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对接前方指挥所综合协调组,汇集收集相关舆情,做好灾害舆情应对、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等工作。

5.应急保障组

牵头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

成员:应急指挥中心、救灾和物资保障科、办公室、科技和信息化科等相关人员

主要任务:对接前方指挥所物资装备通信保障组,保障指挥系统畅通,接收、上报值班信息;根据灾情发生地申请和局党委决定,组织调拨相关救援装备等工作。

 

 

 

 

 

 

 

 

 

 

附件3

 

地震灾害分级标准及应急响应分级表

 

地震灾害等 级

分级标准(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响应

级别

应急处置 实施主体

特别重大 地震灾害

1.造成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

2.发生7.0级以上地震;

3.市主城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

一级

市指挥部

重 大

地震灾害

1.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2.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3.市主城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二级

市指挥部

较 大

地震灾害

1.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2.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3.市主城区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

三级

市指挥部

一 般

地震灾害

1.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

2.发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地震

四级

县指挥部

 

 

附件4

 

局地震灾情报告模板

 

XX市XX县(区)发生XX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xxxx年xx月xx曰xx时xx分,xx市xx县(区xx乡(镇)(北纬xx.xx度、东经xx.xx度)发生x.x级地震,震源深度xx公里。

目前无(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报告。

接报后,市应急局高度重视,带班局领导要求XX县区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进一步核查灾情,及时报告。

联系人: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其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续报震情灾情

 

 

漯河市应急管理局

XX年X月X

 

 

 

 

 

 

附件5

 

局应对地震措施建议

 

鉴于灾情严重,建议充分调动全局各方面资源,全力应对此次地震灾害。提出以下紧急措施建议:

一、协调市消防救援支队调集消防救援队伍XXX人快速出动。请求省应急航空救援中心x架直升机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二、协调漯河军分区派出解放军、武警部队XXX人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三、协调市卫生健康委派出医疗卫生队伍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四、协调市交通、通信、能源、公安等部门,派出专业救援队和警力,抢修道路,恢复灾区通信、供电,开设绿色通道。

五、派出局领导带队的前方指挥所赶赴灾区协助当地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六、指导市防震减灾中心加强地震监测,及时通报震情趋势发展。

七、协调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应急物资。

八、了解灾区危化品企业受损情况。

九、建议市指挥部启动市地震x级应急响应。

十、其他需要建议的事项。